姜坤的家乡是武汉,而又常年在外漂泊,虽然在上海的时间是最长的,但是也许是性格原因,也许是习惯了漂泊吧,姜坤在申花,总感觉少了一点归属感。不知道他离开申花的时候作何感想,是不是会有点舍不得这个待了这么多年的城市和球队,但起码从风平浪静的表象看来,他,Just离开了。
也许比较新的球迷们都不太知道姜坤是何许人也,也许一些老一点的球迷,也有不太喜欢姜坤这样风格的球员,甚至从他以同城对手身份加入申花来的伊始,就对他有特殊的成见。
但姜坤对于我和一部分蓝血人来说,是特殊的存在。在我们心里,他会是神、会是天才、会是大师、会是“混口饭吃”的中年人的标杆。
看申花20多年,从最初的瞎起劲,到后来国际狗时代的专心打狗,习惯之后渐渐开始认真的关注一些球员,到随后进入合并时代伴我度过了大学时光。肖战波和姜坤成了我最喜欢的两个球员,没有之一。没错,超过了现在对莫雷诺的崇拜。
前者由一头飘逸的长发吸引住我,再加上他在中场的潇洒让我流连忘返,而当年任意球绝杀国安,成了我们一代人心中的一个经典中的经典,要知道我们当年申花球迷就做2件事,打国际狗和打绿毛龟。
而姜坤差不多无缝衔接了年龄越来越大的肖战波,只是还比较模糊的记得,当年有段时间,姜坤连续进了好几个球,让我一下子对他有了印象。而走路虎背熊腰的姜坤感觉就像一个退休的老大爷在场上闲逛,训练时也总是一副吊儿郎当嘻嘻哈哈的样子。但他总能给出精彩绝伦的传球,当然也少不了站桩式中锋那样,禁区内强硬依人后的转身射门。
姜坤当然有他状态起伏的时候,但是由于他本身的跑动就很少,所以其实不太明显,最多就是传出威胁球的数量会少一点,在当时已经越来越快的职业足球赛场上,姜坤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如果你还记得姜坤的卸球,那你看到如今申花队的这些球员,纵使他们有再好的技术展示在你面前,你都觉得不过如此。垂直掉下来的皮球,在有对方给予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姜坤可以把球牢牢的吸在自己的脚上。这就是姜坤,自由散漫的中场大师,嘴里叼着烟,却能把球送到对手的心脏。
我整个大学的美好时光,和姜坤在申花的第二春是重合的。09年第一次和朋友去康桥基地,那天小黑第一次坐在康桥的看台上看队友们训练,而姜坤没练多久,就弯着腰候着背,色特嘻嘻的回去了。
也许是我自身性格也是那种色特嘻嘻玩世不恭,略微有点画画的小特长。但生性低调的我们这一代从来不外放自己的能力,坚决不竞选班干部不进学生会甚至不积极入党(不入党这件事我是后悔的,所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机会,我觉得还是应该积极投入党的怀抱),但是班级里有关宣传的工作,还是会找我来帮忙画之类。就是这种本身形成的价值观和以姜坤为榜样不断探索和学习之后,我才彻底脱离了学校走入了社会。
相信不止我,许多蓝血人也深受姜坤这种状态的影响,说白了我们那个年代,多少都是以一些自由散漫,且个性丰富,但成绩也不要太差为目标的,最好再有一点别人不太有的特长,我们接触的动漫接触的音乐也好多都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就像我之前讲过莫雷诺为什么深受我们喜爱一个原因就是他那种南美人自由散漫的样子,但又很牛逼,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缩影。
34岁的姜坤,帮助重新起航的申花稳住了阵脚;35岁的姜坤,和我们相处了最后一年;36岁的姜坤,被申花偷偷的“抛弃”。也许很多认真的球员都有可能坚持不到36岁,如今,许多的我们也已到了而立之年,而刚过40的姜坤,比在申花的时候瘦了不少,却依然作为球队的精神领袖,在他的家乡球队武汉三镇中续写着自己的足球传奇。
祝福那个教会我生活态度的中场大师,有机会的话,再回申花看看!
“我曾拥有你,真叫我心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