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的训练馆,水花声划破寂静。李容娟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第一组2000米热身训练,这是她坚持了12年的日常。"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游泳,"她抹了把脸上的水珠,"其实不是我选择了游泳,是游泳选择了我。" 8岁那年,李容娟第一次被父亲带到游泳馆时,她死死抱住更衣室的门框不肯下水。"现在想想很好笑,"她回忆道,"但教练的一个举动改变了我——他把我的玩具小鸭子扔进水里,说'去救它'。"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让怕水的女孩渐渐爱上了在水中自由舒展的感觉。 2019年全国锦标赛前,李容娟遭遇了职业生涯最严重的肩伤。医生建议她至少休息半年。"那段时间我每天看着队友训练,自己却连抬手都困难。"她在康复日记中写道。但正是这段被迫停训的日子,让她开始研究运动科学,自学了运动损伤防护课程。"现在我的热身时间比别人长一倍,但我知道这是在延长我的运动生命。" 去年省运会,李容娟在200米混合泳中故意放慢出发速度,最终却以惊人后程实现逆转。"很多人问我战术,"她笑着说,"其实我只是在第一个转身时看到看台上坐着来参观的聋哑学校孩子们。"赛后,她主动找到那些孩子,用手语完成了整场交流。"游泳教会我的不仅是争分夺秒,更是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李容娟:泳池里的追光者
从怕水到爱上水
"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鸭子时刻',重要的是找到那个让你愿意跳进水里的理由。"
伤病与重生
不只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