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的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馆,中国女排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完成了奥运史上最震撼的逆袭。当惠若琪的最后一记探头球重重砸在塞尔维亚队场地时,整个中国都沸腾了——这是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站上世界之巅。
小组赛的至暗时刻
谁还记得这支冠军队伍在小组赛阶段曾濒临淘汰?2胜3负的糟糕战绩让她们仅以小组第四惊险出线。对阵荷兰时朱婷的41分神迹、惜败塞尔维亚后的更衣室痛哭,郎平指导那句"输球不能输人"的训诫,如今回想起来都成了传奇的注脚。
关键数据:淘汰赛阶段中国女排连续三个3-1完成"复仇三部曲"——1/4决赛逆转东道主巴西、半决赛复仇荷兰、决赛力克塞尔维亚,三场比赛朱婷狂砍97分!
郎平的"魔法"换人
决赛第三局18-21落后时,郎平换上替补二传丁霞和接应杨方旭的变阵成为转折点。这个被巴西解说称为"东方巫术"的换人立竿见影,中国队连得7分逆转局势。赛后技术统计显示,替补球员贡献了全队40%的得分,这种深度在顶级对决中堪称奢侈。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在夺冠后的采访道出了这支队伍的灵魂
新一代"长城"的崛起
22岁的朱婷以179分荣膺赛事MVP,她的超手进攻让各国拦网手望球兴叹。但真正可怕的是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仅24岁,袁心玥、张常宁等小将的快速成长,预示着中国女排新时代的来临。里约的辉煌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黄金周期的起点。
本文作者系前《体坛周报》排球专项记者王建军,曾现场见证2016年里约奥运女排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