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于1904年夏季奥运会起成为每届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除了1912年夏季奥运会以外,因瑞典當時法律禁止這項運動舉行。自2012年夏季奧運會起加入女子拳擊,2016年里約奧運會首度允許職業選手參賽[1]。
事实速览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拳击比赛 ...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拳击比赛
管理組織
AIBA
項目
13(男子:10;女子:3)
賽事
1896
•
1900
•
1904
•
1908
•
1912
•
1920
1924
•
1928
•
1932
•
1936
•
1948
•
1952
1956
•
1960
•
1964
•
1968
•
1972
•
1976
1980
•
1984
•
1988
•
1992
•
1996
•
2000
2004
•
2008
•
2012
•
2016
•
2020
•
2024
2028
•
獎牌得主
关闭
奥运拳击项目最初由國際拳擊協會管理,然而该组织在2016年里约奥运后因在“财务、治理、道德和裁判等方面存在持续性的不寻常事项”,而遭国际奥委会两度剥夺奥运赛事的管理权[2]。2020年和2024年两届比赛的拳击项目也因此由国际奥委会成立的临时工作组管理[3]。2023年6月,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取消对國際拳擊協會的认可[4]。拳击项目也未能第一时间进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核心大项中,一度面临遭除名的危机[5]。后来,2023年新成立的另一个管理拳击运动的国际组织世界拳击于2025年年初成功达到国际奥委会的一系列要求,并于2025年2月底获国际奥委会临时性承认[6],拳击也于2025年3月进行的第144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期间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正式比赛项目[7]。
Remove ads比赛项目
在夏季奧運會拳擊比賽上,按選手重量分為不同級別,各個級別的數目在多年來已經有所改變(目前男子有7個,女子有6個),而每個級別的定義也作出多次改變,如下表所示。1936年之前,重量是以磅為單位,而從1948年起,則以公斤為單位。
男子
更多信息 1904[8], 1920-1936 ...
1904[8]
1908
1920-1936
1948
1952-1964
1968-1980
1984-2000
2004-2008 [1]
2012 [2]
2020
2024 [9]
重量级+158 lb(+71.7 kg)
重量级+175 lb(+79.4 kg)
重量级+80 kg
重量级+81 kg
特重量级+91 kg
特重量级+92 kg
重量级81-91 kg
重量级80-92 kg
轻重量级75-81 kg
轻重量级71-80 kg
轻重量级73-80 kg
轻重量级160-175 lb(72.6-79.4 kg)
中量级71-75 kg
中量级69-75 kg
中量级67-73 kg
中量级147-160 lb(66.7-72.6 kg)
中量级145-158 lb(65.8-71.7 kg)
中量级140-158 lb(63.5-71.7 kg)
轻中量级67-71 kg
次中量级64-69 kg
次中量级63–69 kg
次中量级63.5–71 kg
次中量级62-67 kg
次中量级63.5-67 kg
次中量级135-147 lb(61.2-66.7 kg)
次中量级135-145 lb(61.2-65.8 kg)
轻次中量级60-64 kg
轻量级126-140 lb(57.2-63.5 kg)
轻次中量级60-63.5 kg
轻量级57–63 kg
轻量级57–63.5 kg
轻量级58-62 kg
轻量级125-135 lb(56.7-61.2 kg)
轻量级126-135 lb(57.2-61.2 kg)
轻量级57-60 kg
輕量級56-60 kg
次轻量级54-58 kg
次轻量级116-126 lb(52.6-57.2 kg)
次轻量级118-126 lb(53.5-57.2 kg)
次轻量级54-57 kg
羽量级52–57 kg
羽量级51–57 kg
次轻量级115-125 lb(52.2-56.7 kg)
最輕量級52-56 kg
最轻量级51-54 kg
最轻量级112-118lb(50.8-53.5 kg)
最轻量级-116 lb(-52.6 kg)
最轻量级105-115 lb(47.6-52.2 kg)
次最轻量级49-52 kg
蝇量级48–52 kg
蝇量级–51 kg
次最轻量级-51 kg
次最轻量级48-51 kg
次最轻量级-112 lb(-50.8 kg)
輕次最輕量級46-49 kg
轻次最轻量级-48 kg
次最轻量级-105 lb(-47.6 kg)
7
5
8
8
10
11
12
11
10
8
7
关闭
Remove ads女子
更多信息 2012–2016 ...
2012–2016
2020
中量级69–75 kg
次中量级64–69 kg
轻量级57–60 kg
羽量级54–57 kg
次最轻量级48–51 kg
3
5
关闭
奖牌榜
以下列表為歷年來夏季奧運會拳擊比賽獲得獎牌的國家及地區,按金牌數量順序排列。拳擊比賽在1948年夏季奧運會之前會設立銅牌戰,自1952年夏季奧運會後不設立銅牌戰,在準決賽的兩位落敗者都會獲得銅牌。
獎牌榜數據截止於2024年夏季奧運會,考慮到截至2021年12月31日被剝奪和重新分配的獎牌。
更多信息 排名, 国家 / 地区 ...排名国家 / 地区金牌銀牌銅牌总计1 美国(USA)5027411182 古巴(CUB)421919803 英国(GBR)201528634 意大利(ITA)151518485 苏联(URS)141918516 俄罗斯(RUS)10515307 匈牙利(HUN)102820 乌兹别克斯坦(UZB)1028209 波兰(POL)810264410 哈萨克斯坦(KAZ)78112611 阿根廷(ARG)77102412 法国(FRA)611112813 中国(CHN)6761914 南非(RSA)6491915 保加利亚(BUL)55102016 乌克兰(UKR)5471617 东德(GDR)5261318 德国(GER)49112419 爱尔兰(IRL)45101920 泰国(THA)4481621 韩国(KOR)37112122 加拿大(CAN)3781823 南斯拉夫(YUG)3261124 捷克斯洛伐克(TCH)312625 日本(JPN)305826 墨西哥(MEX)2481427 朝鲜(PRK)234928 巴西(BRA)225929 芬兰(FIN)21131630 阿尔及利亚(ALG)205731 罗马尼亚(ROU)19152532 丹麦(DEN)1561233 土耳其(TUR)1541034 德国联队(EUA)1326 委内瑞拉(VEN)132636 荷兰(NED)125837 蒙古(MGL)124738 挪威(NOR)122539 肯尼亚(KEN)115740 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ROC)114641 比利时(BEL)1124 新西兰(NZL)112443 西德(FRG)105644 多米尼加(DOM)1034 中华台北(TPE)103446 瑞典(SWE)0561147 菲律宾(PHI)0461048 西班牙(ESP)0336 尼日利亚(NGR)033650 乌干达(UGA)031451 阿塞拜疆(AZE)0281052 白俄罗斯(BLR)020253 澳大利亚(AUS)016754 波多黎各(PUR)015655 哥伦比亚(COL)014556 埃及(EGY)0134 加纳(GHA)013458 智利(CHI)012359 喀麦隆(CMR)0112 独联体(EUN)011261 澳大拉西亚(ANZ)0101 捷克(CZE)0101 爱沙尼亚(EST)0101 吉尔吉斯斯坦(KGZ)0101 巴拿马(PAN)0101 汤加(TGA)010167 摩洛哥(MAR)004468 印度(IND)003369 亚美尼亚(ARM)0022 格鲁吉亚(GEO)0022 摩尔多瓦(MDA)0022 塔吉克斯坦(TJK)0022 突尼斯(TUN)002274 百慕大(BER)0011 佛得角(CPV)0011 克罗地亚(CRO)0011 难民(EOR)0011 圭亚那(GUY)0011 立陶宛(LTU)0011 毛里求斯(MRI)0011 尼日尔(NIG)0011 巴基斯坦(PAK)0011 叙利亚(SYR)0011 乌拉圭(URU)0011 赞比亚(ZAM)0011总计(共85个国家 / 地区)2782784921048关闭
Remove ads多面獎牌得主
以下列出顯示歷年來拳擊比賽至少贏得三枚獎牌的運動員,運動員通常參加一次奧運比賽,然後成為職業選手,而來自古巴和其他支持該運動的拳擊手可能參加多次奧運,因此在年齡和經驗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因此世界上獎牌最多的拳擊國家美國沒有代表名列其中[10][11]。
更多信息 #, 拳击手 ...
#
拳击手
国家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计
1
费利克斯·萨翁
古巴(CUB)
3
0
0
3
1
特奥菲洛·史蒂文森
古巴(CUB)
3
0
0
3
1
保普·拉斯洛
匈牙利(HUN)
3
0
0
3
4
阿倫·洛佩斯
古巴(CUB)
2
0
1
3
4
邹市明
中国(CHN)
2
0
1
3
4
罗涅尔·伊格莱西亚斯
古巴(CUB)
2
0
1
3
4
奧列格·薩伊托夫(英语:Oleg Saitov)
俄罗斯(RUS)
2
0
1
3
4
鮑里斯·拉古丁(英语:Boris Lagutin)
苏联(URS)
2
0
1
3
9
罗伯托·卡马雷莱
意大利(ITA)
1
1
1
3
9
李倩
中国(CHN)
1
1
1
3
11
兹比格涅夫·皮耶奇科夫斯基
波兰(POL)
0
1
2
3
12
阿諾德·范德爾萊德(英语:Arnold Vanderlyde)
荷兰(NED)
0
0
3
3
关闭
Remove ads参考文献Loading content...外部連結Loading content...